高中生怎样做好学习笔记
点击数:2259 次 录入时间:2016-01-04 作者:佚名

                   

  进入高中,所学的知识无论在浓度和广度上比初中难得多,如何才能很好地学习这些知识呢?这就要求同学们更加讲究学习的方法,譬如说怎样做课前预习,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后复习,怎样写考后记等,在这些五一节中始终贯彻一个怎样做学习笔记的问题。那么,同学们怎样做好学习笔记呢?

   1.记提纲

  每上一节课,把老师在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在课本上虽然有,但不系统,复习时不方便,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增强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2.记疑难

  同学们在预习时多少会有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业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那么上课时必须注意老师讲解疑难的地方,这些难点问题,哪怕课堂上已能解决,但时间一长又可能会遗忘,所以不妨把这些问题作一下记录,复习时多看一两遍,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不少同学把这些问题汇成一本《较难题集》,从中得益匪浅。

  3.记方法

  所谓记方法,是指老师讲解范例或习题时,让同学们记住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

   4.记悬念

  上课时老师有时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而这些问题也许要经过若干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能解决,同学们在看一些课外书时,也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而自己一下子未能解决的,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时而想想,稍加留意,很可能得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

  5.就是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这节课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正如著名教育家G·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与总结,同学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检查这个结果,以及得出这个结果的路子,同学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你会处理考试试卷吗?

  教师将考卷批改后发下来,有的学生只看分数,考得高分者沾沾自喜,考得差者一气之下将试卷揉成一团或撕成碎片,弃之废纸篓,至于试卷上的试题为何错却置之不理。亦有一种学生小心翼翼地分门别类地将一次次的试卷收订好以备复习之用。

  我以为以上两种中学生处理试卷的做法都有失偏颇。前一种学生只关心分数却不分析试卷,如到底失分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失分的?是不会,还是方法错了,还是粗心大意?只有找出了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否则不会的还是不会,始终得不到解决。后一种学生的做法看似可取实不高明。大家不妨先来做一道数学题,现在大多数学校采用目标教学法教学,这样必定是一课一训练,如此一数,一天至少6张试卷,一个学期就该6×120=720张,另外还有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以及辅助性的测试试题。高中三年下来,堆积的试卷也该是一座小丘了。这酷似一笔不小的财富,可扪心自问又有多少学生将那些积压多时的试卷再翻起来看的呢?既然不看,那收它又有何益?况且学生只有一张小小的课桌,一只小小的书包,何能随如此重的负荷?

  如此想来,我以为来个“折中”处理会更合理、更科学。事实上,每次测验,教师都会照顾到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所以试题的难度往往也因人而异,同一题有人觉得容易有人觉得很难,所以每一个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把精力放在你未过关的试题上。具体说来,行之有效的解决错题的方法有二:

  一、讨论。

  记得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告诫青年人:“当你们阅读时,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令了解了三面,还有没有了解的第四面,终于把四面全都了解了,哪知这东西不是一个平方体,却总共有六面。所以同旁人讨论,便能把思想磨炼深刻,便能使它丰富起来。”我以为对待试卷上的错题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经常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启发,思维很活跃,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提高,锻炼求异思维的能力,激发灵感和创造性火花。

   二、《错题集》

  用本子或卡片首先抄下你试卷上的错题题目,接着抄录下你的错误解题思路,第三步用色笔简洁地指出错误类型,因为色笔作记号能刺激视网膜,引起你的注意。最后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步骤,有一题多解的可将几种解法一一写下。

  这样复习时的重点,就是你的难点,《错题集》自然就成了你重点中的重点,这样复习可以减少你复习时的盲目性,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如有兴趣,不妨试试。

                          勤奋+良好的心态+方法

    我是一名极为普通的农村学生,一次偶然的高考把我推上“状元宝座”,窃喜之余又时常使我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恐慌。老师们鼓励我说:“辩证法中讲到,偶然中存在必然。任何事情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你这个状元当然也不例外。”我不知道老师的话有多大的可信度,权且把它当真吧,让我从记忆的海洋中搜寻几点所谓必然因素。

  我的小学是在极不正规的村办小学上的,那时无知的孩童的嬉戏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虽然这样,经历坎坷的父亲还是对我寄于很大期望。在父亲一次次谆谆教导下,力争做一名北大人、清华人的种子深深埋藏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并且成为我学习的强大支柱,使我勤奋刻苦的作风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一直生生不息。另外,在我十二年的求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中三年,一种竞争的意识时刻伴随着我,成为我学习的精神动力,是我能够走上高考成功之路的有功之臣。在这里我想讲述我的一段经历。

  初中时我学习一直很轻松,高中我进入省重点河北辛集中学。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出乎意料地考取了班里的第二名。这种令人心动的好事使我浑浑然坠入幸福的云雾当中,心想,重点高中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嘛。此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心有余喜,课都不想好好上。不久后的元旦我们班举行晚会,主持人的一声“小状元”顿时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使我想起那颗深埋在我内心的种子。这么多年,它还只是一粒种子,一粒尘封的种子。我能忍心就这样让它一直埋没下去吗?当然不能。我不仅不能将它埋没,而且要让它萌芽、成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以后的一个多月里,我一改原来散漫的作风,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期末考试我取得第一名,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第一名。这段经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迹,它使我整个精神世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我能做到面对胜利而不为其冲昏头脑,面对失败又能够泰然处之。

  以上是我学习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心理素质的理解和认识。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好坏不论是对现在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工作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心理素质就成为一个很普遍的话题,对心理素质的理解也就众说纷纭。在这里我只想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心理素质不单指考场上所表现的精神状态,还应该包括在学习当中,在为人处世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崇尚一种平静、详和、豁达的心态,象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而在实际中,我也是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使自己的心态尽量平和,情绪尽量稳定,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儿很不容易,但它对学习的确有很大好处,情绪的平稳能保证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使你的知识连贯不断,成一完整有逻辑性的体系。我之所以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掌握扎实、牢固,以至在考场上能够游刃自如,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此。

  此外,调整好考前和考中的心理状态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在考前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两项准备。在心理上,首先要有自信心,当然这一点还要源于平时扎扎实实的学习,以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评价。记得我的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原来的一个学生在班里经常考倒数第一,我的老师就劝他留一级,可他非常坚定的说“不”,并且说“我一定能考上大学”。我的老师听后很吃惊,就问他为什么这样自信,他当时列举出三条原因,“其一,我是凭实力考到这儿的学生,我相信自己有上大学的素质;其二,我每次考试虽然分不高,但只要我会做的题,我都能做对做好,从不出现失误;其三,我虽然成绩一直不好,但我没有大起大落过,一直很稳定,而且我是扎扎实实学过来的,我相信自己知识的牢固性。”结果,这位同学考取了一所一般本科学校。鉴于这位同学的经验以及他分析解剖自我的标准和方法,我在考前也非常认真地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正确的评估:我先把自己几年来的成绩前后对照了一下儿,找准自己在学校的位置,然后又把我的情况与前几届处于与我同等位置的学生的情况对照了一下儿,最后,我虽然没有完全确信自己一定能考取北大,但我已确信自己一定能考取一所名牌学校。

  其次,还要有敢于经受挫折的勇气,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经过正确评估找准位置后,还要退后一步找到自己的另一个位置,这就是一旦发挥失常,我该怎么办?

  做到这两点,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不论在考场上,还是在考完后,我想都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此外,在物质上也要做充分准备;比如说,考场上需要用到的笔、尺等各种文具都要准备好,而且要摆放整齐有序,这样才不会在考场上手忙脚乱,不仅使心情舒畅,还能够节省时间。

  现在,在精神上已经找到支柱和动力,在心理素质上也有了良好的培养和准备;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唯物论中,我们都学到过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决定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在学习中我们同样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说起这一点儿,我很有愧于读者,在我考取河北省第一名以后,有人向我讨教学习方法,我却一条也说不出,只能支吾了事。慢慢地问的人越来越多,没有办法我只得冥思苦想,勉强归结出两条:第一,我的学习有很强的计划性;第二,我认真读课本的习惯和方法。

  加强计划性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时,我们每天都需要学好多东西,看好多的书,如果计划不好就会窝工,事倍而功半。我在学习中的计划性很强,并不在于对每天的时间作出非常详尽的计划安排,而是在于我持久的坚持。我们那时的课程安排一般是比较固定的,自习时间都由自己支配,这样我们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权。我把每天的时间大致分为五部分,在五部分时间内正好可以复习高考的五个科目,而且哪一部分时间内看哪一科目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这样安排不仅使我能充分地利用时间,不论是在系统复习过程中还是在强化训练中都能很轻松地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而且使我的各科成绩一直均衡发展,没有出现偏科的现象。另外,这样安排,科目不必变换太频繁,有利于调整思维,集中精力。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如果在学习中科目变换得太快太频繁,就会造成思维杂乱,不容易理清头绪,当然也不利于精力的集中,结果时间都白白浪费在书本的频繁交换过程中,详尽的计划反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了计划,只是有了每天学习的大致框架,它不需要具体的学习内容去填充。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一直都在讲着同样的一句话:“课本是基础,课本知识是最重要的。”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可能象我从前一样一直感受不到这一点,总认为泛泛地翻看书本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我原来一直存在这种想法,从来不重视课本。后来我的老师给我们讲学习的方法时专门讲到如何看待课本的问题,使我很受启发,开始对课本知识感兴趣。同时在老师讲课的潜移默化中,我逐渐了解到以前那种肤浅认识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泛泛”二字。我们对课本一般都只是匆匆一阅,半个小时就会翻过半本,怎么会有效果呢?既然泛泛读书没有效果,那么就应该仔细认真读书,认真地看书上的每一细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

  基本概念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很重要的,它是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的基础工具,考试中好多小题都是考基本概念,即使是后面的大题也只是几个基本概念的综合,因而,深入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我在理解基本概念时主要用的是分层分析法。下面我来举例说明,例如“政党”这一概念,书上定义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以夺取,行使,参与行使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的政治组织。”这一定义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政党是政治组织,那么象共青团、红十字会这些就不能算作政党;同时这也说明政党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其次,政党的目的就是夺取,行使,参与行使国家政权。这是政党与其它团体不同的重要方面,说明政党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权紧密相连,政党的工作核心就是夺取,行使,参与行使国家政权;最后,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具有阶级性。政党是某一阶级、集团、阶层内优秀人物的组织,领导本阶级、集团、阶层进行阶级斗争。从前几点我们还可以推出,政党是历史的概念而不是永恒的概念。分析到这里,我们对政党这一概念就有了比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对于其它科目中的基本概念也完全可以运用这种分层分析法,它对于我的学习很有帮助,使我深入地理解了一些东西,夯实了自己的知识根基。

  但是,只有知识根基还不行,这只是微观的分散的东西,还必须从宏观上来把握,这就需要在学完每一部分后,及时总结,站在课本之外来俯视课本,顺着编者的线索来理清整个知识体系的基本思路;尤其是对于政治和历史。那么该如何去完成这一程序呢?我的方法是以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来整理。还拿政治的一课作例子,我先把每一段内部的逻辑思略整理好,然后总结出各段的重要内容;然后理出每个框题的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把各个框题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进而整理出整课的逻辑思路。这样整理出的知识体系,既不会遗漏知识细节,又能从宏观上掌握整课的知识框架,使课本内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记忆起来非常简便。

  以上是我在整个求学过程中的一点儿心得和体会,算不得什么经验之谈,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虽然我也曾苦苦求索过前人的学习方法,今天我又谈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我们深信一句直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径,学海无涯”。成功的彼岸是没有任何捷径可寻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它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应基于“勤奋”二字之上。   

                     如何攻克不擅长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擅长的学科,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攻克不擅长学科的具体方法。

首先应对自己作一番“兴趣检查”。

搞清楚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感兴趣。通常有这种情况,我们对某些学科缺乏兴趣是盲目的,只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深切地了解这些学科对我们的重要性,就凭着一贯的爱好,把它们排斥在自己的兴趣之外。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因为不爱好,就不去努力,因为不努力,就缺乏能力,因为缺乏能力,就更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你对这些学科真的变得不擅长了。在“兴趣检查”过程中,本来不爱好的学科,或许你会突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而变得对它有兴趣了,因而也极有可能从此变得擅长了。

 其次,要克服自卑感。

 自卑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常常可以听到同学说,“我是天生学不好语文的”,“我不是学数学的料”等等。因此,形成不擅长学科的另一原因,与其说是对那些学科无才能或不适应,不如说是你自以为“无才能”、“无适应力”。要攻克不擅长的学科,就要克服这种不良的自卑心理。你一定要对自己说:“我不行吗?!”“我一定要努力试试。”“只要干,就能成。”当你摆脱了自卑感,从而引起学习欲望,那么情况将会有改变。

 第三,下决心补上拉下的基础知识。

 由于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对学科的擅长与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俗话说很好:“勤奋能补拙”。对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学科,要下决心花大力气补上去,而且还得从基础补起,不然越往后,你会觉得越难以理解,以至彻底丧失学习信心。当然,你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及时做预复习,这样才不至于补了旧的,把新的又拉下了。

 最后,给不擅长的学科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比如说,第一步你先定个合格,就算完成了任务。你自信心必定大受鼓舞,也许,这正是一个契机,从此你将不受到不擅长学科的困扰了。

                            三步高效复习法

  一般来说,复习可分为三步,当天复习、阶段复习和考前复习,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重点和相应的复习策略,下面逐一介绍:

   一、以整理笔记和复述为重点的当天复习。

  新知识遗忘的70%都是在两天内发生的,在尚未出现大量遗忘的时候即展开复习,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记是一种促使学习发生的技术、要想实现高效益,须做好以下三点:留下每页后的1/41/3空白;记下听课内容;整理笔记,即在新知识学习的当天,对照课本、加深理解,在笔记留出部分写书边注和评语。上述三点中尤以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知识精加工的次数越多,记忆越牢;整理时可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形成联想,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当天科目当天所学,在整理笔记的同时,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要多次复述,直至背会,越是难记越要记熟;因为错过当天,大遗忘便已开始,再背诵难度便更大了,迟背不如早背。

  二、以梳理比较为重点的阶段复习。

  从内容上说,阶段复习是章和单元的复习。重点解决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它的任务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的方法是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比较归类,列出图来,整理成知识提纲,并高度概括,这样一方面消除了概念掌握上的模糊和混淆,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又精简了内容,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从时间上说,阶段复习应该每周进行一次,而且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先用较短的时间,比较快的速度复习本周以前所学的内容,然后再集中精力复习本周所学内容。这样一来,到了考试(期中、期末)之前,第一周内容早已复习了近十遍,已了然于心;而第十周的内容刚刚学过,印象还深。这就为考前复习打好了基础。

  三、以构建知识体系和查漏补缺为目的的考前复习。

  考前复习也就是总复习,在总复习阶段,应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整体把握各科,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至少复习三轮。为提高效率,宜文理交叉、劳逸结合,把考试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在不同的时间段分散复习。在复习中,要构建完成各学科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由上至下,层层深入,做到纲举目张,条理井然。然后做适当的变式练习,用以查找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找一个补一个,不放过一个疑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考前复习效率很高,要充分利用,细细梳理比较。

  从整体上看,这三步犹如三层楼房,第一步是基础,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必要条件,要想实现高效,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起,不要企图建空中楼阁。

 

 

                              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最简便的学习途径,又是最难掌握的学习方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听课,预习、复习、作业、考试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所以,听好课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一、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有的同学觉得上课没意思,完全没有求知的欲望和向教师学习的谦虚精神,总盼着快点下课,课堂学习收效甚微。

  有的同学觉得教师讲课有意思时就听,认为没有意思时就不听,或不好好听,去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的同学一见教师进教室就分外高兴,总盼着上课时能多学点新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教师在他们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你认为哪种学习心理最好?你又属于哪一类呢?

  2.知识准备

  新课一般总与旧知识相联系,如果老师讲课涉及到旧知识时,你觉得像“听天书”,就说明课前复习工作没有做好,要及时重视并加强。

   3.物质准备

  课前应把课上要用的书、笔记本、笔、练习册乃至草稿纸等学习用具准备好,以免上课时因寻找这些用具而分心,影响听课的效果。

  4.身体准备

  上课要思考问题,就要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有的同学缺乏自制力,贪玩,晚上看电视没有节制,结果把功课全挤到深夜,由于睡得晚,第二天早上不愿起床,往往不吃早饭就到校,因则上课时要与困乏和饥饿作“斗争”,这必然会大大影响听课的效果,只得课后再用时间补课,这又使晚上的休息时间难以保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优秀学生课上精神饱满、全神贯注,他们的自制力较强,学习有计划,自习课上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效率高,不开夜车也能完成学习任务;中午也休息一会儿,下午上课前再稍稍活动一下,使大脑兴奋起来,保证下午能以饱满的精神学习。课间不做作业,去室外活动一下,呼吸新鲜空气。可见他们的学习效果好,与身体准备的好有关。

   二、听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相信课本和老师

  要相信课本。对课本内容的一切想法,在听课时都要暂保留,课后再去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以免分心。

  要相信老师。对老师的要求,有时可能一时难以理解,难免会有一些抵触情绪,有时还会产生“不为你(老师)学了”的想法,但要理解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否则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学习。也许你非常尊重你的老师,但未必能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看成是最可取的,但他人的经验证明,在学习上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要积极主动的学习

  上课时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要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要明确学习每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只有对某一门功课感兴趣,才会自觉的去学习。

  要积极思考。上课时要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老师讲老师的,而你自己做自己的事。对老师的提问要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对老师的分析要认真体会,充分理解,灵活运用,必要时可以提出疑问。要明白学习的过程不是“老师把知识放进你的大脑中,而是你从老师那里搜索、捕捉知识”。切忌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要用三维听讲法,即同时用眼、耳、脑去积极在学习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和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耳:要善于发现老师讲的重要观点,听同学的发言;脑:要思考老师讲的内容。

   3.切忌乱插嘴、开小差

  不要在老师或同学讲解一个问题时,插嘴说自己不懂,应该听老师或同学把话讲完,到时你的问题可能就不问自明了;不要开小差,不要老师讲语文,你做数学,或者一边听物理老师讲,一边做其他物理参考书上的习题,这好象是节约了时间,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多少人证明了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记住:不管怎么方法,要学好任何一样本领,都不能离开这个字。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