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实施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点击数:1389 次 录入时间:2016-01-03 作者:佚名

关键词:教师    导师制     学生案例         徐博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更全面、更富有个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创新的路上,关于“导师制”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学校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学习、生活、交往的帮助与指导,引导全体学生主动、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该模式的实施是适应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特点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班主任工作必要和有效的补充。

我认为对学生的引导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思想上引导

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要引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起点。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头脑聪明、灵活好动,但对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缺少长远的目标,由于长时间荒废学业,成绩下降,最后不想读书。于是我选择了家访这一传统的方式进行劝导,但收效甚微。刚好那周学校进行班级篮球比赛,由于他平时就喜欢体育运动就推荐他参加比赛。果然,在赛场上他表现不俗,为班级获得年级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同学们纷纷为他喝彩、加油。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就以此事为契机,在班级对他大肆表扬,帮他树立信心。同时课余时间经常跟他沟通,希望他把赛场的那份自信带到学习中来。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和学生的赞许,他的状态一天好于一天,成绩也稳步提升。

可见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思想上的引导是帮助他最有效的途径,要相信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在导师制活动中,导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通过对他思想上的引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二、学业上辅导

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三、心理上疏导

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心理上疏导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心理上若能持续关心,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与教师的心灵就会更接近,学生就会更加信赖老师,相信老师的管理,“亲其师、信其道”。

曾经接触到这样一个张姓学生,父母离异导致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沟通。所以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网络,导致痴迷的程度,到最后发展到为了游戏的金币与母亲大打出手。

对于这样一个有特殊个性的学生,连家长都无能为力,作为他的老师——家庭生活的局外人,我该如何是好呢?接下来的一阶段,我经常把他约出来聊天。我没有向他母亲那样进行责备,而是已一个倾听者的身份与他交流,从他的角度出发,从学校聊到家庭,再到他的困惑。当然更多的是从理解关心帮助他的角度出发,肯定他的优点,一步一步走入他的内心,引导他说出心里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慢慢从心理上接纳了我,像我敞开心扉。看的出他已经比较信任我了,有时候说道伤心处甚至在我面前大哭一场,当然我也在合适的时机陪其流泪。最后我发现他把我视为真心朋友,我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之间的交谈越来越多了,他也变的更积极向上,更阳光了。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系,有时一起回顾那段痛并快乐的记忆。

从这个案例我深深的体会到,导师制对学生尤其是心里问题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四、生活上指导

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我的班级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学生,由于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异常娇惯,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代劳。到了高中后,完全不适应寄宿生活,个人物品凌乱、不懂与同学相互体谅,甚至不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到最后完全没有融入班级。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在思想上要让家长有所转变,才好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随后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从最简单的扫地、整理个人物品开始,手把手的教他,

有时甚至到宿舍帮他清洗个人物品。从亲情上拉近与他的距离,才好做他的思想工作。并且私下里和班级的学生通气,对他要多一些包容与忍耐,少一些责备。尤其是宿舍的同学,我专门指派了一个性格开朗、大方的跟在他的身边,帮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宿舍打扫、饭堂排队、作业整理等等一系列事情入手,让他慢慢适应高中生活。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变化可以说是巨大的。学期结束时还被班级学生推荐位班级精神文明学生。

所以说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可以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笔者充分的意识到教师的工作具有双重性,既教书又育人。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德育的领航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从“道德化身”的神坛中走出来,以参与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层示自己,发挥自己特长,以自己的言行、学识、处事风格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人师,用言传身教等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导师的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