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导师,铸就生命成长
点击数:2145 次 录入时间:2016-01-03 作者:佚名

 俞星星

 做班主任年限虽然不长,感触却是颇多。我们班主任每天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接触也最为密切,学生的一举一动我们都了然于心。因此,我们要全心全意的关爱每一位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而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是摆在现代班主任面前的重大课题。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据我的观察,现在的高中生有两个突出的现状:学习主动性缺乏,遇到学习问题往往选择避而远之的逃避态度,不敢或者不愿正视自我,最终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与自我放纵,学习进入迷惘期;脆弱,敏感,很多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还有个别孩子是单亲家庭或者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他们抗压性较弱,难于接受批评,对教师的意见往往置之不理。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要有责任感,用我们的热忱与爱心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让他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让他们接受成长的洗礼!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是的,我们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首先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了解他们的存在问题,把住学生的脉,做到有的放矢。和学生的交流要讲究艺术,你的谈话要能打动学生最深处的心弦,让学生意识到你是关注他,爱护他的,不要把成绩老放在嘴边,学生很容易出现反感心理。

 我们班有个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但又很敏感的女孩子,她在班级几乎没有朋友,下课也从来不讲话,班里的学生都不愿和她交流,我知道她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在一次课间找她谈话,但是很明显地,她也很排斥我,我耐心地和她谈了半个多小时,她一句话都没说,于是我改变了与她的谈话内容,谈谈她的梦想、谈谈她的文学,她放松了心底的芥蒂,终于表达出了自己。其实孩子的内心处都是渴望老师关注的,那么我们为何要吝啬对他们的表扬呢?我们为何要以有色眼光去看待学生呢?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呢?“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才是我们需要抓住的契机。

      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后,对学生要充满爱,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要报以宽容之心。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学生毕竟是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低,犯错误是难免的。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也说过:“世上没有坏孩子。”是的,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也渴望被原谅、被理解。我们老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去训斥、责怪。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在主动敞开心扉中受到了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相信我的,老师是宽容我的,老师是给我改正错误的机会的。我想,学生以后走入社会也会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吧!

当然,要成为孩子们心灵引领者,最重要的是融入到每一位学生中去,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对待学困生和心理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平等的呵护,我们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这些孩子。有一次让孩子写班级情况以及建议,有个女生就提出了建议,要民主、要平等,这个女生偏科非常严重,以至于在某门学科上产生畏惧心理,她非常渴望老师用平等地语言来鼓励她、激励她。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班级里开始时不时的表扬她,从此以后,她上课积极了,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人活泼了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有时她缺乏的是平等与鼓励,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把这个作为突破口,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在今后的教育中,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尊重学生的内心,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学生的诉求,用自己的心智去引领学生的精神,架起与学生心的沟通的桥梁,对孩子们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平等,让我们扮演好学生成长路上心灵导师角色,我们相信:心灵教育必将铸就生命成长。

  

 

 

 

暂无评论